首页 经验 正文

米尚房产(大罗山上有哪些美景)

[db:Intro]...

大罗山

大罗山在温州市的地位和作用

大罗山位于现温州市区的东南部,由四景一水网构成,它们分别是:仙岩景区、

瑶溪景区、天柱寺景区、茶山景区和三垟水网。根据温州市总体规划,大罗山将是温

州市未来的

绿心

绿楔

,温州市区将环大罗山发展。大罗山将主要起生态保护功

能,即对市区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及小气候环境将起到良好的调节和改善

作用。

3.2

大罗山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3.2.1

仙岩景区

仙岩景区位于大罗山景区西部,居于温州与瑞安的中心地带,

104

国道与在建的

雨台温高速公路从其西则穿越,交通便捷,但目前仙岩景区与大罗山其它景区尚无游

线连接,呈相对孤立之势。

仙岩景区以瀑潭景观享誉全国,朱自清笔下的梅雨瀑、梅雨潭几乎植根于所有中

国人心目之中,但是旅游开发、宣传力度与其资源享誉度以及资源自身的品质明显滞

后,造成了人人都知道梅雨潭,却不知道梅雨潭就在温州大罗山的现实。梅雨潭、梅

雨瀑是仙岩乃至整个大罗山景区的最具开发潜质的景观,

可成为大罗山旅游资源的形

象代表。

仙岩景区由虎溪连接而成包括梅雨瀑、

梅雨潭在内的五潭三瀑与凝灰岩山体结合

的自然山水景观,在温州地区堪称最佳,是大罗山景区自然山水的代表,加上化成洞

景区的清幽洞景,天河景区浩淼的水景,以及整个仙岩景区保持良好的生物群落、珍

稀动植动种,

使得仙岩成为整个大罗山景区最具有自然山水生态旅游开发潜质的景区。

同时,

仙岩也不乏具有深远历史内涵的人文景观,

与仙岩山水天人合一的寿禅寺,

永嘉学派的讲学地

——

止斋祠,以及始于南朝遍布于仙岩山水之间的摩崖石刻,尤其

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在此留下的足迹与文字,

更使仙岩的自然山水增添了

人文之灵气。目前,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和谐共处,未来开发应能够保持这种平衡。

3.2.2

瑶溪景区

瑶溪风景区位于大罗山东北部,温州龙湾工业新区西南侧,景区与温州港、温州

机场咫尺之遥,交通区位优势在大罗山西大景区中得天独厚。同时,瑶溪景区与天柱

寺景区同处大罗山东麓,景区内可直接眺望东海海景与日出景色,瓯江、东海、龙湾

新区城市景观与瑶溪山水景观交相辉映,将成为瑶溪景区景观资源的一大特色。

瑶溪景区内部现主要包括五大子景区

——

千佛塔

国安寺景区、龙岗寺景区、张

璁祖祠、钟秀园与瑶溪山庄景区。除瑶溪山庄景区之外,其余皆为人文历史景观为核

心的景区。而瑶溪山庄景区内部的板障潭、水石同踪等自然山水景点堪称瑶溪自然山

水的精华。但从整体上看,由于历史人为开山毁林,瑶溪自然景观质量受到影响,尤

其是连片的大型基地选择山坡而建,更是对山景造成了破坏性影响。同时,瑶溪景区

目前缺乏登山观江望海赏日出的景点,没有能够发挥其棣山面海的优势,同天柱寺景

区相比此特色发挥不足。

瑶溪景区同目前以人文景观为主要优势资源,但各人文历史景点点状分散分布,

交通联系不便且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千佛塔、张璁祖祠、永昌堡几下桥富历史价值

的景点相互独立,未形成景点群,以及游线网络,各自为政,未能发挥集团优势吸引

更我的游客,无法增强游客在瑶溪景区游览的连贯性、趣味性。

3.2.3

天柱寺景区

天柱寺景区位于大罗山东南片区,

东临温州龙湾工业新区,

南临瑞安区,

以山峰、

飞瀑、碧水、寺院为特色景观,是温州新区的城市背景。天柱寺在天柱峰下,四周群

山环绕。天柱峰,独秀挺拔,高插云霄,如柱鼎立。寺以峰名,峰因寺彰。附近有湖

山胜景,古刹筠风、东海朝晖、广寒小憩、西潭飞瀑、成洞横云等六景。

但目前景区开发力度相对较弱,天柱水库、瀑布等风景资源破坏严重,山麓地段

多污染企业,墓地在朝向良好的坡地大片分布,整个景区处于无序状态。

天柱寺景区东望大海,是大罗山距离东海最近的景区,观日出效果最佳,景区内

天柱水库、蜂台水库周围花岗岩山体奇特,气势雄伟。尤其在沟口地段美人崖天然生

成,可引用蜂台水库水源恢复美人瀑景观,将成为天柱寺景区代表景观。

3.2.4

茶山景区

茶山风景区占据大罗山西北,隔三垟水网与温州主城区相望,是大罗山区距离温

州主城最近的风景区,也是目前大罗山内部开发强度最大的一个景区,包括五美园、

卧龙、山重楼、香山、花果山五个亚景区。其中五美园、香山寺等景点初具规模,结

合秋季的杨梅节、柑橘节,每年吸引来自温州以及外地游客数十万人。

茶山景区是大罗山内花岗岩地貌景观最为典型与集中的地区,岩石造型奇特,洞

府景观幽深、奥妙,卧龙溪峡谷、瀑布景观壮美、险峻,名望虽不及仙岩,但具有山

水观光、探险旅游的潜质,尤其结合北侧的三垟水网,开发山水越野运动(登山、山

地车、轮滑结合皮划艇)的潜质巨大。另外香山寺是大罗山区最大的佛教寺庙,可成

为整个景区宗教旅游的代表景点。

而茶山西麓温州高教园区的建设也将为此景区带来

更稳定的客源。

目前,茶山景区的开发与自身特点不甚吻合,与其他地区雷同的主题园开发模式

未能充分体现茶山旅游资源山情野趣的特点,

同时茶山与三垟水网以及大罗山其他景

区未能结合形成相互促进的旅游系统。孤立发展,客流季节性波动极大。

3.2.5

三垟水网

三垟水网位于温州瓯海区梧埏片,其北部主要为城市中心区,东部隔大罗山与瓯

海永强片相连,西部以南塘大道为界,南部隔高速公路为温州市高教园区。三垟湿地

水网密布,由

160

座岛屿组成,东南被茶山环绕,峰峦叠翠,山环水绕,自然风光秀

丽。

三垟水网具有温州地区独特的水网湿地景观,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是温州城郊的

难得的水生生物群落聚集的斑块,对温州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水网内部岛屿目前开

发内容繁杂,居住、工业、科教与经济作物种植以及天然林地并存,水网内燃油机动

船穿梭不息,对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构成了威胁。景区开发的前提是恢复水网生态系

统原有的平衡状态,撤、迁一批污染严重、建筑景观不佳的工业建筑,恢复大部分岛

屿的植被系统。同时逐步减少水网内机动船数量,增加人力游船数量。

三垟水网内部水道规则,尤其南端沿大罗山水道宽阔笔直,具有开展赛艇、皮划

艇等竞技运动项目的良好条件。泛舟水道之中,大罗山山体不断作为对景随水道的迂

回而变化轮廓。富于情趣。因此,开发水上运动俱乐部将成为三垟水网的另一重要开

发思路。

3.3

大罗山风景旅游区概念性设计之一:郊野公园

一、景区性质

温州市区的北、南、西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大罗山为大都市的

绿心

,吹台山

为城市的

绿屏

,与城市关系密切。

温州市属工贸、港口城市及浙东南中心城市。目前城市面临的问题:(

1

)用地

紧张(城市)(地价哄抬)。(

2

)劳动密集型产业、科研力弱,缺乏集约型,高科

技企业。(

3

)城市工业污染严重。(

4

)软环境问题突出,城市环境差,缺乏高科技

人才。

因此大罗山的风景旅游开发应以参与性的旅游活动为特色,集商务、度假,观光

旅游,健身休闲,房地产开发为一体的城市郊野公园。

二、规划思想

在保护大罗山景观资源的基础上,利用其地理优势,以务实的绿色开发来改善人

居环境,为温州的经济腾飞创造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原则

1

.整体性原则:根据区位特征、城市总体规划及温州大都市发展规划合理确定

大罗山的性质及在城市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2

系统性原则:

综合分析温州市的旅游资源确定大罗山景区的定位及发展方向,

达到与其他景区优势互补,形成统一的旅游系统。

3

.参与性原则:结合现代人的观念,以参与性的旅游活动为特色,创造可居,

可游的城市山水乐园。

4

.绿色开发原则:以务实来体现永嘉学派思想,达到开发,利用、保护的良性

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5

.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形成功能齐全、

内容丰富的城市郊野公园。

四、规划范围

包括大罗山四景区,三垟水网、张璁祠、永昌堡等部分。

五、规划内容

1

.入口选择及游线组织

根据现状条件和城市总体规划在大罗山景区设计主要出入口,分别是:仙岩、茶

山、徐岙、天柱、瑞安、瑶溪峰台山地乐园。其中:仙岩、茶山、峰台山地乐园为步

行出入口,其余

4

个为车行出入口。

游线组织见图。

2

.分区规划

根据开发现状及区位特征、周边环境,将大罗山风景区分为八个景区,分别是:

商务、度假区、娱乐、健身体能训练区、水乡风情、水上活动区、狩猎探险区、仙岩

保护观光区、休闲活动区、农家乐景区。

①商务度假区

以瑶溪山庄和国际网球中心为核心,

结合瑶溪丰富的景观资源开发商务度假活动,

设置会馆度假村,野餐野营场,山地浴场,室外剧场等使游人既能享受山林野趣,又

可少鸟瞰温州夜景,同时可与三洋水网的水乡风情及农家乐景区联为一体,满足游人

多层次的需求。

②娱乐健身体能训练区

本区地形变化复杂,地势陡峭,由于乱掘滥挖,造成沟壑纵横,而且由于该区毗

邻大学城,潜在的学术活动需求及学生流促使本区定位为娱乐、健身、体能训练区,

包括登山,攀岩,自行车健身等活动。以及在峰台水库处建一山地乐园与现规划的温

州乐园,共同服务于温州市民。

③水乡风情,水上活动区

三垟水网沙道纵横,山清水秀。在此区拟开展无污染的水上项目如划艇,水上迷

宫等,游人结合采摘、养殖等农家活动体验江南水乡魅力。

④休闲活动区

本区背山面海、区位独特,拟将此处建成观海休闲活动区,远景规划此处亦可开

发为观海别墅区。

⑤农家乐景区

结合茶山杨梅、柑桔、茶叶、、桂花和农家村落构成特色鲜明的农家乐景区,游

客可亲身参与操作体验回归田园的乐趣。

⑥山林别墅区

在最接近城市中心的部分开发山地别墅区,即可享受山林野趣,又可眺望城市美

景,海天一色。

⑦.狩猎探险区

本区结合原有林场及化成洞景区开发狩猎、探险活动,满足现代人追求刺激、挑

战的心理需求。

⑧仙岩保护观光区

以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

适度开发梅雨潭瀑布群和圣寿禅寺景观及天河天高云

淡的浩淼水景。

3

.保护规划

根据大罗山景源特征及开发力度,拟设各级保护区。

绝对保护区:保护大罗山特有的自然、人文景观,包括:梅雨潭、雷响潭、龙

须潭及上游水库。天沙水库、永昌堡、千佛塔等各景区。

重点保护区:香山寺景区、三墙水网景区、天柱寺景区、天沙西水库景区、金

沙水库景区,禁止污染及有损景观的行为发生。

适度保护区:其余大罗山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在不破坏的水源及景观的前提

下,适度开发。

3.4

大罗山风景旅游区概念性设计之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模式

一、景区性质:

大罗山同温州市其它景区相比,具有紧靠温州、花岗岩体、靠江面海的特征。

大罗山对于温州,正如紫金山对于南京、崂山于青岛,乃至西湖于杭州、东湖于

武汉,山水因城而闻名,城因山水而更灵秀。大罗山在地理区位上居于大温州城市中

心地带,

对温州不仅仅具有生态意义,

更是温州成为

山水城市

形象建设的核心素材,

成为温州城市一系列视线走廊的对景,而与此同时,大罗山也可因温州而提高其自身

的知名度,尤其是仙岩梅雨瀑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大罗山有理由成为闻名全国的

城郊型自然风景区。

大罗山与黄山、崂山类似,同属花岗岩山体,在浙南地区众多沉积岩丹霞山为主

的地貌中较为独特,山形以巧、奇、秀取胜,溪流、瀑布星罗棋布,三垟水网湿地景

观与大罗山山体相得益彰,共同组成山水相依的中亚热带自然生态系统。同时大罗山

北临瓯江、东面东海,气势开阔,山内众多的人文历史遗迹,尤其是有现代浪漫文人

朱自清的描绘,更增添了大罗山的旅游魅力。

因此将大罗山定性为温州市郊以山水风光旅游为主导、人文历史古迹游览、农业

观光、避暑度假、运动休闲等多种旅游活动融合的具有生态、社会、经济多重效益的

国家级风景区名胜区。

二、大罗山景区与庐山景区对比研究:

1

相似点:

大罗山位于温州东南郊,

庐山处于九江市西南郊。

庐山东临都阳湖,

大罗山东面东海,二者最主要相似点在于现有景点分布与山体地貌特点,即在山顶都

有一个适于人工建设、用地较平整的区域。庐山此平台海拔

1100

米左右,大罗山山

顶海拔

700

米,夏季分别较之山脚温度低

6.6

℃和

4.2

℃,是绝佳的避暑胜地,同时

主要景点分布在山体外围地带适宜以山顶平台作为游客休憩、旅游服务的中心枢纽,

外围景点分别组合成多条游线交汇于山顶平台的布局形式。

庐山以山顶牯岭镇为枢纽,

分别辟出一线、二线、三线三条环状旅游线路,把庐山山体周边较为分散的景点连接

为有机整体,而大罗山景区依其现有景点分布类似于庐山的特征,其游线组织、分区

布局可以参照庐山的经验。

2

.不同点:大罗山体大小、海拔高度都只有庐山的

1/2

,使得大罗山山体气势与

云雾景观都逊色于庐山。同时庐山山顶平台、较之最高峰

1472

米尚有

300

多米的高

差,汇流面积广阔,用水条件较佳,而大罗山山顶平台位于山巅地带,用水困难,需

规划建设清水池以及抽水设备,

但大罗山花岗岩地貌景观较之于庐山沉积岩景观更具

有生动性、奇特性,同时,大罗山接近我国经济最发达的沪宁杭经济区,尤其位于温

——

中国重要的工贸城市近郊,使得大罗山景区的旅游市场发展更具潜力。

三、规划原则:

1

以保持、恢复大罗山景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为前提;

2

景区、景点、游线设计系统化,使大罗山景区趋于完整;

大罗山的景区概念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石斧当年的河姆渡人,就是依靠这种简陋的石斧,砍来大木,加工木板,建筑起干栏式房屋的。

发现木构建筑遗迹的现场虽然由于在地底深埋了几千年,当年的房屋早已坍塌废圮,光从这张遗址现场照片已经看不出当年房屋的情形了。

但是,从那林立密布的柱桩、满地散落的构件上,仍然可以推想这些房屋昔日的情景。河姆渡人就是住在这些木头房子里生活的。

7000年前河姆渡人已经种植水稻,以大米为食,这就表明,他们已经不再像那些纯粹靠采集或渔猎为生的史前部落一样,居无定所,四处漂泊,或是栖息在山洞、树林中了。那么,河姆渡人住在哪里?他们住的是什么样的房屋呢?

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居住的是干栏式建筑,这在考古学上早已成定论。从国内的考古发掘来看,在林林总总的干栏式建筑遗迹中,年代最古老的则是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干栏式长屋遗迹,它已经有七千年的历史了。

有意思的是,这种依山架屋的形式,至今在浙南山区仍有保留,前些年邮电部发行的一套《中国民居》普通邮票,其中一枚“浙江民居”选用的图案就是这种干栏式房屋。从有巢氏说起

在当年考古发掘的复原现场,人们看到了这样一个蔚为壮观的场面:大片大片的原始建筑木构件被考古人员清理出来,横置的木板密密层层,几乎遍及整个发掘区;竖插的圆木桩和板桩一排又一排,纵横交错;数不清的柱洞、柱础、地龙骨、横梁板等等,星罗棋布。无疑,这就是当时河姆渡人营建并居住过的房屋遗迹了。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房子呢?建筑学家和考古学家根据遗址里发现的众多柱桩和其他构件,推断出这是一种架空房屋基础的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是建筑学上的术语,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建筑形式。河姆渡人怎么会想到建造这样一种房屋呢?

其实,干栏式建筑是一种半巢居形式,它是由原始巢居演变而来的。因此说到河姆渡人建筑的房屋,还要先从有巢氏说起,传说有巢氏是发明“巢居”的始祖。

远古时期,有巢氏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当时人类生存的环境险恶,除了要防范野兽虫蛇的攻击,还要抵御潮湿瘴疠的侵袭。于是有巢氏就发明了一种利用树木构筑的房屋,远远望去,就像一只很大的鸟巢,故此称为巢居。

最早提到有巢氏的是《韩非子·五蠹篇》:“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

这一记载是否可信?历史上是否有“有巢氏”这位发明“巢居”的圣人?大多数人认为,这些只是传说而已。但也有人认为有巢氏部落的传说不是空穴来风,有巢氏在古代确实存在过。说出来令人惊奇,据他的考证结果,这个所谓的有巢氏部落,竟然就是我们的这个河姆渡部落!当然,这个看法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

不管历史上是否真有过有巢氏这个人,但在古今中外的人类居住形态中,生活在炎热潮湿地带的人们确实建造了这种住宅。早在旧石器时代,原始人曾有相当长的时间是住在树上,他们用石器砍来树枝,构筑窝巢,这样既可避免猛兽蛇蝎的侵害,还可脱离潮湿的地面。这可能就是后来巢居的由来。

民族学家通过调查发现,巢居的原始形态,起初是在单株大树上树枝分杈处架木并铺设树枝、茎叶,形成居住面,上端也以枝干相交搭成棚架,再铺盖上茅草,用以遮风蔽雨,这就是《礼记·礼支》上提到的“橧巢”。后来人们又懂得在相邻的两棵或四棵树上架设树枝,构筑成简单的房屋,象形文字中的“橧”显然就是巢居形象的缩影。至今南太平洋巴拉望岛上的克诺伊族人,还有大洋洲一些偏远地区的原始民族居住的树上房屋,均为巢居形式的遗存。从巢居到干栏之居

原始人总是住在树上,当然觉得不方便。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原始人开始学着在地上建筑房屋,渐渐地把家从树上“搬”到地上来了。

住在地上,方便固然是方便了,但也有着很多的不利因素。比如说,地面潮湿,对身体有害。同时,还得防御猛兽虫蛇的侵害。这样,一种兼具巢居与地面建筑优点的干栏式建筑就应运而生了。

干栏式房屋与构木为巢有异曲同工之妙,干栏式就是按照巢居房屋的原理来建造的,是巢居的发展,但又打破了地域限制,可以把房建在任何想建的地方,而且建得更宽敞、更方便。

干栏,原来叫干阑,名称最早见于《魏书·僚传》:僚人“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阑’。干阑大小,随其家口之数”。三国东吴时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一书中,提到今浙南一带的“安家之民”,“悉依深山,架立屋舍于栈格上,似楼状”。

从建筑遗迹看,河姆渡人建筑的这种干栏式住宅是比较奇特的。

由于从地下揭露的那些木桩都已残缺不全,因此很难确知它原来的长度,根据其中的一组木桩来看,长达23米尚未见到尽头,原来的长度当然更长。这些木桩的排列,有一定规律,多数是一些直径10厘米的细桩,打入土中约50厘米深。在每排桩木中有数根直径较大、间距相当的大桩木,打入生土1米上下。这几根大桩木应是主要的承重桩,在其间架设纵横交错的是地龙骨地梁。

当时的房屋有多大?根据现存遗迹来看,一般住宅有四排桩木,前后总间距有7米,除去宽约1米的前廊,房屋的进深大约6米左右。至于每间房间的面宽,如果以三个承重桩的间距计算,当为2.4米—3米。如果按前面提到的那排长达23米还未见头的木桩算,这类住宅有十来个房间,算得上是一座“长屋”了。至于这类房屋的高度,从现存木桩的残高和文化堆积物的厚度等方面综合考察,估计这类干栏式建筑如果包括它的底架在内,总高度约在3.6—4米左右。

因为河姆渡临近湖沼,十分潮湿,南面山上的野兽虫蛇对氏族里的人畜也有危害,因而河姆渡人在建房时,就把大批木桩打入土中,底上架空,抬高了居住面从残存的木桩高度推测,当时架空约1米高。然后把地梁分别架在前后承重柱上,在地梁上再铺设地板,形成腾空的居住基座。然后,再在基座上立柱架梁,构成了一组简单的木构架。在平行的两组木构架之间,用矩形的枋木连接柱子的上端,再在柱头安置檩条,紧接着便在檩条上敷上椽子,用席箔、茅茨或者树叶盖顶,用树枝、树皮或者木板扎结成墙。

以上这些描述,是考古学家与古建筑学家通过对遗址出土遗迹现象的分析,然后经过科学研究推断出来的。当然,这只是大致的情形。具体到从建筑房屋的各个环节上来看,还有不少耐人寻味的现象。

比如说,在这些纵横交错的梁、柱之间,是怎样连接的?在石器时代,铁器的影子都还没有呢,河姆渡人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可以举桩木与地龙骨的交接节点为例。他们的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很聪明地用“丫”字形树木制成大桩木,把地龙骨直接安放在树杈之间,然后用藤葛之类扎结加固。另一种方法就令世人惊讶了,他们居然采用了先进的榫卯技术!

在遗址中发现,有的木桩的上端尚残存着长方形或凹形卯口,有的地龙骨或梁端则有凿出的榫头,可以插入木桩上的卯口内,相互套合。在遗址中发现的屋架构件主要有柱、梁、枋、檩等,在这些构件中,不少是凿有榫卯的。诸如柱头桩脚榫、梁头榫、带销钉孔的榫、“平身柱”的透卯、“转角柱”互成直角的卯等等。从这些榫卯看,当时屋架结构上已较广泛地采用榫卯技术了。

这可是了不起的成就!在现代建筑中,榫卯技术已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的了,但古语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民间俗话也说“巧媳难为无米之炊”,在河姆渡那个时代,金属工艺尚未出现,河姆渡先民用什么工具、如何来加工这些榫卯?

还有,考古人员在遗址中曾发现一些遗物,它们被认为应是建筑物上的装饰件。如一件六角的陶块,其上刻画有一盆五叶形的植物,另一件塑成一头回首的小兽。从这些陶塑的大小、形态分析,可能是安置在建筑的某些重要部位的。另外还发现一些木构件上的雕刻装饰,如在一块两头带有小榫的木板上刻有两个对称的双圆,在双圆内侧刻画有直线和斜线组成的图案。在另一个木构件上,刻画有植物茎叶组成的图案。

如果这些推测成立的话,那可要对河姆渡人建造的房屋刮目相看了:不要以为他们建造的只是简单的茅草屋,其实考究得很呢!后世形容建筑的华丽,常用“美轮美奂”、“雕梁画栋”这些词汇,这般看来,它们的渊源,一直要追溯到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时代了。石斧劈出千栋屋

曾经亲身参与过对河姆渡遗址的三次发掘(包括试掘)的一位考古前辈,在一本名为《河姆渡访古》的书中,用了“石斧劈出千栋屋”这样的标题,让人觉得十分形象、贴切,因此本文也在这里借用了。

的确,在河姆渡人建造房屋的过程中,石斧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先说伐木。河姆渡人建造的是木结构房屋,需要大量的木材。当时的村落南面,峰峦叠翠,森林茂密,满山生长的栎、栲、枫香和青冈等高大挺拔的树木,都是良好的建筑材料。但问题是,生活在石器时代的河姆渡人怎样来砍伐这些木材呢?

从考古发掘的事实来看,当时人们砍伐树木的主要工具就是石斧。另外像石凿和石锛这些石器则用来辅助加工原木。当时用石斧伐木,操作原理与现代民间用铁斧伐木相似。采伐的木材截端略呈桩尖状,尖端稍偏向一侧,这都是石斧劈过留下的痕迹,而所遗留的树桩截面呈毛茬平面,正是最后推倒或拉倒大树的证明。

如果是特别巨大的树木,使用石斧甚至铁斧也是难以伐倒的。在这种情形下用什么办法呢?古文献记载,四川百姓进山伐木,不是将大树伐倒,而是用铁楔具取大树的一部分木材。我国西藏、甘肃等偏僻地区,近代民间裁木板,在没有铁锯的情况下,也是用楔具使木材纵裂的方法加工的。河姆渡人很可能也采用了类似的办法,因为在遗址第四文化层中出土了类似楔具的石器———石楔。

我们现代人已经无法想像河姆渡人用这些简陋的石器砍伐树木是怎样的情形。好在考古人员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一棵十余厘米直径的小树,用石斧进行连续不断的砍伐大约需要十余分钟才能砍断。河姆渡人建造一幢木结构干栏式长屋,需木材数百立方米,这样多的木材,靠石斧来砍伐,不难推想,要付出何等艰巨的劳动!

大树砍来以后,根据需要,有的须削尖成为木桩,有的须加工成一片片的木板,还有的须凿出带有榫头或卯口的木构件。那么,河姆渡人又是怎样来加工这些桩、柱、梁、板等不同构件的呢?

木桩可能是最容易加工的了。只须将原木按需要的长短截断,一端用石斧削尖就可以了。截断原木的方法,应该和伐木差不多。但因为原木是水平放置的,所以操作时石斧可沿拟定断线周匝砍成凹槽(伐木需要掌握其倾倒方向,故不能周匝平均砍伐),然后折断。这样,横断的两个截端均呈桩尖状。如果这根原木够长的话,这就是现成的两根木桩了。

加工一些狭小的木板比较容易,只需要用石斧在比较小的木料上劈削即可削成,然后用石斧、石锛将圆形的截面砍平,就成了方形木板。而如果需要宽阔的木板,就要在大原木上用纵裂的方法来剖分,难度较大。

河姆渡人是怎样将原木剖裂的呢?遗址中出土的一种被称为“石斧”的工具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木构件上的榫、卯的加工,则要复杂一些。要不是亲眼所见遗物、遗迹,谁能相信如此坚韧的木头上数量众多的榫头和卯口,竟是用一些粗笨的石器和骨器凿成的呢!

榫头主要是用石斧砍成的,在一些榫头顺纤维的平滑面上,留有明显的石斧劈过的痕迹,在横断纤维的粗糙面上也有斧痕,这都是证明。其方法和顺序是:先横向裁截再纵向劈裂制成。卯口是用石凿、骨凿、角凿挖成的,其操作方法大概类似用石楔剖木,用木槌之类的工具打凿。骨凿、角凿刃部较窄而且锋利,如果木材不甚坚硬,也可直接挖凿卯眼。近代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也曾使用火鸡大腿骨制成的骨凿挖制木构件的卯口,和远古的河姆渡人可以说是“殊途同归”,想到一块去了。最古老的木构水井的发明与定居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息息相关,一个漂泊不定的史前部落,是不可能有这闲工夫去“凿井而饮”的。而且凑巧的是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这口水井,也是用木头构建而成的。

说到水井,人们可能觉得这是很平常的物事,过去生活在老墙门里的人,说不定院子里就有一口水井。可是如果告诉你,在河姆渡遗址发现的这口水井,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一口木构水井,你还会觉得它平常吗?

我国水井的开凿,史称始于传说中的黄帝,又说是夏时的伯益。但河姆渡水井的发现,将中国水井的历史提前了数千年。如果要“饮水思源”的话,这水井的发明专利,还应该颁发给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人。

这口水井的遗迹,是在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中,于第二文化层下发现的。它位于第34和第7探方中部,开口在第二文化层的黄绿土之下,底部打破了第三、第四文化层,可见其年代较久远。

人们想不到的是,这口古老的水井,是由木头构建而成的,井口呈方形,边长约2米。根据出土遗迹分析,它共由200多根底部削尖的桩木和长圆木构成。估计这个地点原先是一个锅底状水坑,平时人们就在坑边取水饮用,或许是后来遇上了旱季或者大旱之年,水位不断下降,给取水带来了困难。再后来,河姆渡人便利用桩木、圆木建造了水井。

建造方法是:在原来的水坑中部,每边竖靠坑壁打入四排密集的垂直入土的桩木(构成一个平面呈方形的桩木墙转角处用粗桩木),然后将中间的泥土挖掉。同时,为了防止排桩向井中倾倒,又在外围用28根长196厘米,直径15—18厘米的圆木(其中6根一端带有桠杈,一根有十字形斗口),组成了一个近似方形的木框,用以加固井口或井架。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中间呈方形的竖井。这样,一口水井就建成了。

从遗迹现象分析,当时这口井大约只有1.35米深。井内曾出土有陶器和工具,应是当时打水或建井时遗留下来的。因为在水井四周发现过栅栏桩、呈辐射状小长圆木及残苇席遗迹,有人推测,当时的井上可能还盖有简单的井亭。

耐人寻味的是,河姆渡水井的形制,同商周金文中的井字特别相近。,金文中的“井”字,像是用四根长圆木横直相交成井架之形,中间的点则以陶瓮汲水之状,两者确实是有迹可寻。

既然说到“井”字的话题,不妨再说得远一点。在中国汉字里,“井”字上起甲骨文、金文,下至篆、隶、行、楷,是字形笔画变化最少的方块字之一。从造字法分析,它显属象形文字,但对其所象之形究为何物,历代文字训诂学家的诠释大都似是而非,成为文字史上一个千古悬案。

关于井的较为详尽的记载,最早见于三千年前成书的《周易》。《周易》中的《象辞》据说是周公所系之辞,他对“井”下的定义是:“木上有水,井。”这么简单的几个字,却让后世的训诂家兜了几千年的圈子,争论不休,却又让人不得要领。有人说这“井”字所象之形是井上的木栏,还有人说是取形于井上打水的辘轳,莫衷一是。

其实也难怪古人,在河姆渡古井发现以前,就是想像力再丰富的人,哪里想得到这“木”上会流出水来呢?这般说来,这口水井的发现,又为“井”字所象之形的争论,画上了一个句号。

水历来就维系着人类和动物的生存。早在旧石器时代,我们人类祖先就往往选择在离水源不远的地方居住。新石器时代的人们也不例外。河姆渡既已有了发达的耜耕农业,过着“耕田而食”的定居生活,因之“凿井而饮”也就不足为奇了。有不少旁证,1957年发掘的湖州邱城遗址,在下文化层居址旁边,曾发现有两条小型水渠,是先民们有意把水源引入住地,为方便饮用、洗涤而开凿的。在上海青浦崧泽和松江县汤庙村也都发现有崧泽文化晚期的水井,距今约已5000年。

河姆渡人水井的发明,是以当时的定居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前提的,它对人类社会的演进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此外,在第三、第四文化层还出土了人们有意采集的大量樟科植物叶片,其中有不少类似药用植物。当时很可能是用它来驱虫防病。这和水井的开凿一样,改善了卫生环境,对促进先民的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大罗山风景旅游区概念性设计之一

郊野公园

一、景区性质

温州市区的北、南、西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大罗山为大都市的“绿心”,吹台山为城市的“绿屏”,与城市关系密切。

温州市属工贸、港口城市及浙东南中心城市。当前城市面临的问题:(1)用地紧张(城市)(地价哄抬)。(2)劳动密集型产业、科研力弱,缺乏集约型,高科技企业。(3)城市工业污染严重。(4)软环境问题突出,城市环境差,缺乏高科技人才。

因此大罗山的风景旅游开发应以参与性的旅游活动为特色,集商务、度假,观光旅游,健身休闲,房地产开发为一体的城市郊野公园。

二、规划思想

在保护大罗山景观资源的基础上,利用其地理优势,以务实的绿色开发来改善人居环境,为温州的经济腾飞创造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原则

1.整体性原则:根据区位特征、城市总体规划及温州大都市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大罗山的性质及在城市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2.系统性原则:综合分析温州市的旅游资源确定大罗山景区的定位及发展方向,达到与其他景区优势互补,形成统一的旅游系统。

3.参与性原则:结合现代人的观念,以参与性的旅游活动为特色,创造可居,可游的城市山水乐园。

4.绿色开发原则:以务实来体现永嘉学派思想,达到开发,利用、保护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5.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形成功能齐全、内容丰富的城市郊野公园。

四、规划范围

包括大罗山四景区,三垟水网、张璁祠、永昌堡等部分。

五、规划内容

1.入口选择及游线组织

根据现状条件和城市总体规划在大罗山景区设计主要出入口,分别是:仙岩、茶山、徐岙、天柱、瑞安、瑶溪峰台山地乐园。其中:仙岩、茶山、峰台山地乐园为步行出入口,其余4个为车行出入口。

游线组织见图。

2.分区规划

根据开发现状及区位特征、周边环境,将大罗山风景区分为八个景区,分别是:商务、度假区、娱乐、健身体能训练区、水乡风情、水上活动区、狩猎探险区、仙岩保护观光区、休闲活动区、农家乐景区。

①商务度假区

以瑶溪山庄和国际网球中心为核心,结合瑶溪丰富的景观资源开发商务度假活动,设置会馆度假村,野餐野营场,山地浴场,室外剧场等使游人既能享受山林野趣,又可少鸟瞰温州夜景,同时可与三洋水网的水乡风情及农家乐景区联为一体,满足游人多层次的需求。

②娱乐健身体能训练区

本区地形变化复杂,地势陡峭,由于乱掘滥挖,造成沟壑纵横,而且由于该区毗邻大学城,潜在的学术活动需求及学生流促使本区定位为娱乐、健身、体能训练区,包括登山,攀岩,自行车健身等活动。以及在峰台水库处建一山地乐园与现规划的温州乐园,共同服务于温州市民。

③水乡风情,水上活动区

三垟水网沙道纵横,山清水秀。在此区拟开展无污染的水上项目如划艇,水上迷宫等,游人结合采摘、养殖等农家活动体验江南水乡魅力。

④休闲活动区

本区背山面海、区位独特,拟将此处建成观海休闲活动区,远景规划此处亦可开发为观海别墅区。

⑤农家乐景区

结合茶山杨梅、柑桔、茶叶、桂花和天河农家乐村落构成特色鲜明的农家乐景区,游客可亲身参与操作体验回归田园的乐趣。

⑥山林别墅区

在最接近城市中心的部分开发山地别墅区,即可享受山林野趣,又可眺望城市美景,海天一色。

⑦.狩猎探险区

本区结合原有林场及化成洞景区开发狩猎、探险活动,满足现代人追求刺激、挑战的心理需求。

⑧仙岩保护观光区

以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适度开发梅雨潭瀑布群和圣寿禅寺景观及天河天高云淡的浩淼水景。

3.保护规划

根据大罗山景源特征及开发力度,拟设各级保护区。

绝对保护区:保护大罗山特有的自然、人文景观,包括:梅雨潭、雷响潭、龙须潭及上游水库。天河水库、永昌堡、千佛塔等各景区。

重点保护区:香山寺景区、三墙水网景区、天柱寺景区、天河西水库景区、天河水库景区,禁止污染及有损景观的行为发生。

适度保护区:其余大罗山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在不破坏的水源及景观的前提下,适度开发。

大罗山风景旅游区概念性设计之二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模式

一、景区性质

大罗山同温州市其它景区相比,具有紧靠温州、花岗岩体、靠江面海的特征。

大罗山对于温州,正如紫金山对于南京、崂山于青岛,乃至西湖于杭州、东湖于武汉,山水因城而闻名,城因山水而更灵秀。大罗山在地理区位上居于大温州城市中心地带,对温州不仅仅具有生态意义,更是温州成为“山水城市”形象建设的核心素材,成为温州城市一系列视线走廊的对景,而与此同时,大罗山也可因温州而提高其自身的知名度,尤其是仙岩梅雨瀑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大罗山有理由成为闻名全国的城郊型自然风景区。

大罗山与黄山、崂山类似,同属花岗岩山体,在浙南地区众多沉积岩丹霞山为主的地貌中较为独特,山形以巧、奇、秀取胜,溪流、瀑布星罗棋布,三垟水网湿地景观与大罗山山体相得益彰,共同组成山水相依的中亚热带自然生态系统。同时大罗山北临瓯江、东面东海,气势开阔,山内众多的人文历史遗迹,尤其是有现代浪漫文人朱自清的描绘,更增添了大罗山的旅游魅力。

因此将大罗山定性为温州市郊以山水风光旅游为主导、人文历史古迹游览、农业观光、避暑度假、运动休闲等多种旅游活动融合的具有生态、社会、经济多重效益的国家级风景区名胜区。

二、大罗山景区与庐山景区对比研究

1.相似点:大罗山位于温州东南郊,庐山处于九江市西南郊。庐山东临都阳湖,大罗山东面东海,二者最主要相似点在于现有景点分布与山体地貌特点,即在山顶都有一个适于人工建设、用地较平整的区域。庐山此平台海拔1100米左右,大罗山山顶海拔700米,夏季分别较之山脚温度低6.6℃和4.2℃,是绝佳的避暑胜地,同时主要景点分布在山体外围地带适宜以山顶平台作为游客休憩、旅游服务的中心枢纽,外围景点分别组合成多条游线交汇于山顶平台的布局形式。庐山以山顶牯岭镇为枢纽,分别辟出一线、二线、三线三条环状旅游线路,把庐山山体周边较为分散的景点连接为有机整体,而大罗山景区依其现有景点分布类似于庐山的特征,其游线组织、分区布局可以参照庐山的经验。

2.不同点:大罗山体大小、海拔高度都只有庐山的1/2,使得大罗山山体气势与云雾景观都逊色于庐山。同时庐山山顶平台、较之最高峰1472米尚有300多米的高差,汇流面积广阔,用水条件较佳,而大罗山山顶平台位于山巅地带,用水困难,需规划建设清水池以及抽水设备,但大罗山花岗岩地貌景观较之于庐山沉积岩景观更具有生动性、奇特性,同时,大罗山接近我国经济最发达的沪宁杭经济区,尤其位于温州——中国重要的工贸城市近郊,使得大罗山景区的旅游市场发展更具潜力。

三、规划原则

1, 以保持、恢复大罗山景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为前提;

2, 景区、景点、游线设计系统化,使大罗山景区趋于完整;

3, 充分挖掘各景区自身旅游资源潜力,突出各自特色;

4, 开发旅游项目追求贴近自然、符合现代时尚旅游品位;

四、规划期限

与温州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

五、景区规划发展思路

按照大罗山现有景点分布特点、存在问题以及参考庐山景区的游线布局模式,本方案规划大罗山景区主要分为下列主要区域:

1.哨子墩山顶枢纽区:以哨子墩气象站建设为主导,在山顶平台用地较平整地域规划建设大罗山旅游度假服务中心枢纽区,建设度假别墅区、服务、管理用房,以及必要的娱乐活动区。本区域内建筑讲求与自然的融合、小体量、外观野趣的建筑分散布置。别墅度假区白天可东望大海、观海上日出、夜晚则可欣赏温州满城灯火的夜景,气势开阔、格调高雅,景致浪漫宜人,开发价值显而易见。作为大罗山其它各景区的交汇点,可以交风景区连为有机整体,山上居住,下山旅游,对外地游客吸引力相当高。

2.仙岩风景区:作为大罗山景区自然山水的代表性景致,在除景点与游线之外的地区开避绝对保护区,严禁任何游人进入与任何工程建设,以保护完好的生态环境与珍贵的自然景观,游人进入地区合理布局游线、连接哨子墩山顶平台与仙岩五潭三瀑、高山平湖等景观,同时提高山下仙岩与104国道连接线的等级,使得仙岩景区山上、山下游人运行保持畅通。

3.茶山景区:包括现有茶山镇所属大罗山范围以及三垟水网地区,结合茶山景区现状开发以及未开发旅游资源特点。规划确定茶山景区为城市郊野游乐型景区,山脚五美园、温州乐园保持其主题园特色,开发以柑桔、杨梅种植采摘为特色的农业观光旅游活动。香山景区结合三垟水网,开发运动休闲旅游,开展包括越野(包括登山、山地车、滑板、划艇等项目的竞技项目)、攀岩、山地定向、山坡滑翔等与自然充分贴近、又充满刺激、挑战与趣味的现代气息浓郁的运动项目,使茶山成为我国继云南丽江之后又一个山野运动中心。

4.瑶溪景区:根据其开发现状与资源特点,规划此景区为充满人文历史底蕴的度假休闲型景区,以瑶溪山庄和国际网球中心开发作为启动,以千佛塔、永昌堡、张璁祖祠作为核心历史观光旅游资源,开发森林度假、运动休闲、历史遗迹追思怀古相结合的旅游活动。

5.天柱寺景区:着重恢复美人瀑、天柱寺水库、瀑布、蜂台水库等山水风光景致,搬迁山脚地段对自然景致破坏严重的工厂、垃圾处理场等,完善景区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景区通往哨子墩山顶平台的环形旅游公路、使其与整个大罗山景区连为一体,成为以观赏海景、山光水色交融的观光型旅游区域。

大罗山风景旅游区概念性设计之三

生态旅游区

1.景区性质

大罗山是集山、水、滨海特色于一体的城市近郊风景区。整体环境形成了以“山水相依、山海相融”为特征,以峰峦叠障的大罗山为陆域生态“绿心”,以三垟水网为水域保护中心,以吹台山为绿色屏障,以环山公路、河流和滨海滩地为生态长廊的典型山水特色环境。

大罗山的规划设计应由整体出发,立足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充分发挥其生态绿心功能,引导和控制山体、滨水、滨海空间的开发建设,使其成为温州市的后花园、生态调节中心和休闲度假区。

2.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

以保护自然、人文景观为前提,重点保护景区内的名胜古迹、生态最脆弱的山体、水网、滨海沙滩景源,以及濒临毁坏的景观,重视历史文脉的延续,尊重自然、历史和文化,控制开发,确定景区合理容量。

(2)规划原则

a.整体性原则:规划设计应突出体现大罗山“水、山、海、人”的共生状态,由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综合考虑景观各组分的数量、功能及相互关系,协调保护和开发的关系。

b.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原则:保护原有景观,适当补充形式多样的人工和自然组分,增加生态多样性、视觉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

c.承载力控制原则:遵循生态规律,以生态容量为基础合理确定景区容量,控制旅游活动强度。景区接待设施的运作设计实现“消耗最小化”原则。

d.原汁原味原则:保持自然的原生韵味和地方传统文化,避免旅游开发带来的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文化的污染。

e.参与性和教育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包括景区居民参与到旅游服务中和游人参与到绿色旅游项目中;教育原则是使游客在野外大学中获得环保教育,培养大众的生态环境意识。

f.依法开发有价原则:严格遵循《野生动物保护法》、《水法》、《森林法》、《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法规进行保护开发,增加资源的价值意识,提高集约管理水平。

3.规划区范围

北抵瓯江、南到环山公路;西以温瑞塘河为界,东接沿海平原,主要包括三垟水网和大罗山主体两大片区,占地面积120km2,距市区20多km,是温州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的心脏地带。

4.分区规划

①景观空间组织

整体空间景观按西北东南向的水——山——海的轴向空间展开,分四个景观段落即为三垟水网区、高教园区、大罗山景区、滨海区。规划应突出体现大罗山“水、山、海、人”的共生状态,形成以景观段落为单位的优美、静谥、生态化的总体形象,由点(主要景点)、线(道路、河流、滨海廊道)、面(主题公园)三个层次入手,充分保护景区生态环境。山体绿化以核心、绿契的形式引入景区内部,在原有四个景区建设基础上扩建6个主题园区。环山公路,主要河流(温瑞塘河、瓯江)设计50-100m宽的防护和休闲绿化带,山体内部主要林荫路径保持自然风貌,提高防护功能,形成纵横交织的网络绿带,成为连接主题园区和生物的通道,形成丰富的步行交通空间。

滨河、滨海的建筑应体现山水对话,整体形态上由山向水、向海—侧跌落,顺应山势走向,建筑体量、色彩、形式选择上应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

②功能分区

a.三垟水网水乡风情区:属湿地保护区,由160多座岛屿组成,鱼类、鸟类资源丰富,建立湿地公园,用于鸟类观光、科研及保护。岸边、桥上修建观鸟亭,水上人工筑巢、滩途栽树,为鸟类提供觅食和栖息基地,开发特色水产养殖,建设鸟类博物馆,形成集观鸟、垂钓、科普、泛舟、赏水光山色于一体的景区。

b.茶山田园风光区

以古朴淳厚的田园风光满足都市人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愿望,依成片成线建设原则,依托城市和高教园区、建设植物园、畜禽养殖园、茶园、果园(杨梅、柑桔为主)等农业园区,设置参与性强的以趣味、休闲、康体为特色的垂钓、鱼塘撒网捕鱼、荷塘采莲、瓜果自摘、茶叶采焙等活动项目。

c.瑶溪度假疗养区

以大瑶溪及周围的山体、植被资源、千佛塔等人文资源为依托,开发以足道馆、森林浴、日光浴、药浴、野营、游泳、划船为主的休闲度假村、森林疗养院和营地。

d.仙岩生态观光区

仙岩景区由仙岩、化成洞、天河水库三大景区构成,山、水、洞奇绝,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是浙江省第一批省级名胜区。在旅游项目上有针对性地形成有机组合,增加景区特色。

景区建设以宗教文化观光、科研、自然风光游览、奇洞探险为特色,开辟纪念植树园、负离子呼吸区、小木屋区、静养场,建设景观保护展览馆。

e.天柱寺科考探险区

天柱寺景观断崖、摇动岩景观发育,并有永昌堡等遗址、天柱寺等宗教寺庙,开展以攀岩、登山、探险、科考、观海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开辟攀岩基地、眼睛保健场,建设观海亭。

f.中部亚热带丛林登山远足区

以大罗山峰顶为中心的枢纽部位。亚热带常绿林生态系统保存较完整,开展以科普、登山、林间滑翔、骑马为主的旅游项目。开辟康健步道、登山小木屋、体能训练区、负离子呼吸区、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

③入口选择

在原有入口的基础上,增加南入口和东入口,及与吹台山相联的通道。

④路线组织

线路等级:一级:环山公路及联系各景区和吹台山的主要通道,以通车为主。廊道建设路两侧宽度为50-100m,开辟环山自行车健身路线。

二级:连接主要景点路线以原始小径为主,以碎石、卵石、石板铺路、特殊功能区保持原始风貌。

路线组织:

①开辟瑶溪、茶山、仙岩、天柱寺景区至大罗山天河农家乐山顶的步道系统,交通工具以热气球、马、滑翔伞、步行为主,形成各景区连接畅通的道路系统。

②景区内:I、市区——三垟水网——高教区——茶园景区——大罗山山顶——天柱寺景区——海滨

II、市区——三垟水网——高教区——茶园景区——大罗山山顶——瑶溪景区——瓯江——市区

III、市区——三垟水网——仙岩——天柱寺——大瑶溪景区——大罗山山顶——茶山景区——市区

Ⅳ、 市区——三垟水网——茶山景区——仙岩景区——天柱寺景区——大瑶溪景区——市区

③市域内:I雁荡山——大瑶溪景区——云台山——乌岩岭

II、楠溪江——市区——雁荡山——大罗山——南麂岛

5.保护区规划

根据对大罗山景观质量、生态阈值、敏感度分析,将大罗山风景区划分为四个等级的保护区。

I、一级景观保护区(绝对保护区)

这一区包括风景质量和敏感度很高而阈值又很低的水域(包括水源)、典型地貌、亚热带常绿林景观、寺庙、摩崖石刻、遗址、古树名木,具有重要的科研、观光价值。以三垟水网、圣寿禅寺、天柱寺、玄真观、国安寺、千佛塔、梅雨潭、大岙溪及景区内水源为重点,将“奇岩——碧水——寺庙——绿树”作为整体类保护。

a.严格保护古建筑、石刻、古树名木及所处环境、避免景区的人工化和城市化倾向。

b.全面封山、封育结合,严禁开山取石、基地建设

c.游人数量控制在景区承载力内

d.加强对水体的保护管理

II、二级景观保护区(景观恢复区)

分布于大罗山主体、外围的丘陵山地、自然次生植被大部分已被破坏,阈值较低,且环山公路穿越其中,有一定的敏感度。这一带的景观应以恢复原有的亚热带常绿林为主,适应安排以茶果、土特产、花卉等商品农林为特色的园区生产,禁止毁林开荒、乱砍滥伐、开山取石,防止环境污染、原有的矿坑经过景观恢复重建矿山公园或作为垃圾填埋厂。

III、三级景观保护区(景观控制区)

滨河、滨路地带为大罗山景区与周围地区的过渡带,属生态脆弱的边缘区,是区域经济增长,农耕景观工业化扩张地区,因此要保护田园风光,改良环境,严禁设置污染严重的企业,迁出或关、停、并、转污染严重的厂矿。

IV、四级景观保护区(适应发展区)

主要包括位于环山公路外侧的永强和龙湾区片,离主体景观相对较远,工业化程度高,区位条件较好,适合发展旅游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是温州市主要工业开发区所在,但要控制工业发展的规模和范围,严格控制污染源,建立绿化隔离带。

6.开发层次

近几期 (5年)

①近几期恢复破坏的次生林和地貌、人文景观

②关闭一些不经济、不环保的发电厂、采石厂、陶瓷厂

③矿坑的回填与景观恢复

④墓地的迁移

⑤水环境治理和保护

⑥专题园区(动、植物园,野营基地,鸟类博物馆)的建设。

远期:(10年)

①建立有效的生态保护监测与管理系统

②多媒体展示厅的建设

③全面启动森林公园的建设

④森林旅游产品、绿色产品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