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通过大数据筛查和专项飞行检查,揭露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四家药店存在大规模伪造特药处方、涉嫌欺诈骗取医保基金的严重问题,这一事件不仅震惊了社会各界,也再次敲响了医保基金安全的警钟,本文将详细剖析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哈尔滨药店伪造上万张假处方,涉案金额过亿:医保基金安全何以保障?事件曝光:大数据筛查揭开黑幕
今年8月,国家医保局在大数据筛查过程中,发现哈尔滨市部分药店存在异常交易行为,特别是建柏家医药连锁哈平路店、思派大药房、宝丰大药房深业店、上药科园大药房等四家药店,其销售记录显示,有96名参保人购买药品金额异常巨大,其中一名参保人在两年间购药金额甚至超过百万元,这一异常现象立即引起了国家医保局的高度关注,并随即组织专项飞行检查组前往哈尔滨展开深入调查。
调查深入:假处方泛滥,金额触目惊心
随着调查的深入,检查组发现这四家药店存在大规模伪造特药处方的问题,特药,即治疗特殊疾病的特殊药品,因其临床价值高、患者急需、替代性低,往往价格昂贵,且享受医保政策的特殊照顾,这些药店却利用这一政策漏洞,伪造手写处方,为倒买倒卖医保药品者提供便利,涉嫌欺诈骗取医保基金。
据调查,这四家药店共开具了上万张手写假处方,涉及金额已经过亿元,这些假处方大多标注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医疗机构,但医院方面明确表示,早已取消纸质手写处方,这种形式的处方均为伪造,更令人震惊的是,检查组还发现,部分药店甚至预设有整本未撕开的假处方,内容、医生签章一应俱全,造假手段之猖獗可见一斑。
案例分析:巨额购药背后的不合理
以其中一名购药金额超百万的参保人为例,该患者长期服用名为“苏可欣”(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的药品,该药品为国家乙类报销药品,主要用于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门诊特殊治疗,按照正常用量,该患者每次介入治疗前仅需短期服用少量药品即可,该患者却在两年时间内购买了约160盒共计2400片药品,金额超过百万元,远超临床合理用量。
据患者自述,其患病三年来一直由其儿子代为购药,在购买如此巨额的处方药时,却从未被要求提供处方,这一现象不仅违反了药店的基本操作规范,也暴露了医保基金监管的漏洞。
原因剖析:利益驱动与监管缺失
这一事件背后,是利益驱动与监管缺失的双重作用,部分药店为了谋取暴利,不惜铤而走险,伪造处方、倒卖药品,欺诈骗取医保基金,医保基金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对药店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违规行为屡禁不止。
特药政策的灵活性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为了减轻重病患者负担,医保部门对特药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超过80%等,这些政策在方便患者的同时,也增加了监管难度,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政策漏洞,伪造处方、套取医保基金。
影响深远:医保基金安全与公众信任受损
这一事件对医保基金安全和公众信任造成了严重影响,大量医保基金被不法分子骗取,导致医保基金流失严重,影响了医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公众对医保制度的信任度下降,对药店和医保部门的监管能力产生质疑,这不仅损害了医保制度的公信力,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应对措施:加强监管与完善制度
针对这一事件,国家医保局已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对涉事药店进行了严厉查处,并将相关问题移交当地公安部门处理,加强了对药店的监管力度,要求药店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制度和医保政策规定,推动电子处方流转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提高处方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医保基金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医保基金监管体系,加强对医保基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医保制度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哈尔滨药店伪造上万张假处方、涉案金额过亿的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医保基金安全任重道远,只有加强监管、完善制度、提高公众认知度和信任度,才能确保医保基金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更加公平、公正